第二届核酸四面体产业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

2025-06-29

6月29日,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DNA纳米技术研讨会暨2025第二届核酸四面体产业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聚焦核酸四面体技术最新发展,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院士专家、临床科研学者与产业界代表齐聚成都,共同探讨核酸纳米技术特别是框架核酸四面体平台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


22ca7278b2893135b3801556a6f37388



本届论坛由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口腔生物材料工程中心主办,成都云海四面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论坛设置主题报告、圆桌论坛、成果展示等板块,突出技术、产业、应用融合发展的特色。


0abdebc65d42c0bb86746a1b6fc7527a


自2024年首届核酸四面体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以来,该技术在核酸结构设计、智能药物递送、转化医学等多个领域取得系列突破。过去一年中,该技术在眼科、神经系统疾病和皮肤健康等方向均取得实质进展,展示出强劲的转化潜力和广阔市场空间。


8e984ba8a09f26de7744667435c1836a



四川大学副校长叶玲在致辞中指出,核酸四面体技术作为具有颠覆性潜力的前沿突破,不仅承载着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使命,更将成为驱动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为攻克重大疾病、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ffd3eb74d3be7856ca69194b84556071

四川大学副校长叶玲


“学校在生物医药研发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充分发挥百年名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在生物医药领域构建了完整的创新生态。”她说,“特别是在框架核酸领域,我们的研究团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5fb917e701ad48b0a6acc85152e05fce

四川大学副校长叶玲


她呼吁,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企业应充分发挥在市场转化和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通过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6eb0140e6e951fcb59dd77736fbbd55c


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在致辞中表示,自己作为深耕DNA纳米技术领域二十年的研究者,见证了框架核酸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完整历程。他指出:“特别是核酸四面体技术,以其独特的结构可编程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精准医疗、靶向药物递送等领域展现出革命性的潜力。”


fce5a7b6f4a75c2ce9abb638ff0710aa

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


“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实验室的创新。核酸四面体技术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展现力量,比如在针对一些棘手的眼底疾病、抗击肿瘤、罕见病治疗的战斗中,都取得了非常鼓舞人心的进展!”樊春海说,“这让我们更加确信,把实验室里的‘金点子’,变成守护老百姓健康的‘金钥匙’,就是我们这一代研究者最光荣的使命!”

据介绍,框架核酸四面体是一种由四条特定序列DNA单链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结构,具备精确的三维空间结构、良好的刚性与高度可编程性,已成为新一代智能药物递送平台的核心载体。


6cb2c656293fda0e70473ae0386fab65

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


937ee806701dfdf828ccc8006d4ea8e3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Itamar Willner


32275e1fba28cb3e003eaf33c1ba6cab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林云锋


在眼科方向,核酸四面体平台被用于精准递送治疗分子至眼底病灶,在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动物模型中显现出显著疗效,目前相关缓释凝胶剂型产品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框架核酸四面体可以经鼻入脑,将治疗分子快速精准递送至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前研究已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模型中取得初步成果。


8baa4daba4de1c680a12a95a6ed0bee2

美国发明家学院院士胡晔


a6b7d914b928f71d7a8fda6a0aa5bcc6

云海生物总裁罗德伦


e44d67b078a0344d1638e42fe2dcf50b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主编Pep Pàmies


7f078cd518950d209df123d0a1eecef5

创健医疗董事长钱松


此外,在皮肤与毛囊健康领域,框架核酸四面体搭载中药单体,可实现对毛囊的高效靶向递送。数据显示,相关实验中毛囊活性提升高达150%。依托平台模块化设计与AI辅助筛选,相关产品开发周期大幅压缩,从概念到上市仅需约90天,成为框架核酸技术在大众个人护理品类的创新应用典范。


5a3f4e092547ab3f0ed8b04e4dd9aa9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教授郭全义


09f7202d51ee52b9bb53ab0b0f1d2c39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教授宋艳萍


1064a3ca7fc97ec3cf3e27cc18e5121a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教授张美霞


技术成果频出的同时,以成都为代表的核酸产业基地也在加快集聚发展动能。作为本届论坛的承办方,成都云海四面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林云锋教授团队,联手“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持续产出核酸四面体相关专利,保持全面的技术领先性、趋势主导性和产业转化方向的丰富性。同时,通过专利授权、专利入股、专利转让等方式,与全球产业伙伴分享框架核酸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d38979de5083d12b9296538cfa82359b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丁小燕


4ef1b53dc41db68ce85f80d02c8b0e45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副研究员李松航


1277e2c75b9946f638137e4ebc51d705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副教授田陶然


6426779d36ff98575e4bbaa736ae1a26

《Cell Biomaterials》编辑初嫄


“此次论坛不仅是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更是推动合作、凝聚共识、加速转化的产业引擎。” 成都云海四面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强化政产学研协同机制,加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中国核酸药物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f6ad99f348add232aa98191aa1d18398


3e1c49cff13e066c8249a2dbb9298965